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与流程
过去蛋白质组学分析之主要内容,就是分别将不同生物的器官、组织、细胞…等的蛋白质利用二维电泳技术(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将蛋白质一一分开,然后分析其蛋白质种类、结构资讯,经由电脑软体分析比对,将资料传送到着名的SWISS-PROT及PIR-International(Protein Information Resource)…等资料库中心进行比对。随着基因体资料大增、电脑分析处理能力的进步及生物资讯学的发展,蛋白质组学研究才得以成为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研究的新显学。
1. 蛋白质检体制备(Sample preparation)
譬如器官、组织、细胞、血清或微生物……等,只要有蛋白质的成分存在,皆可用来分析;由于蛋白质可执行许多生物功能,因此具有多样且複杂的物理化学特性;也由于检体形式及检体来源差异极大,因此在进行分析前的检体处理上便极为重要。
首先我们将器官或组织打碎,将细胞打破,加入适当的试剂(例如8 M urea、4 % CHAPS及DTE……等等),取得欲分析的蛋白质检体。
2. 二维电泳分析(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2-DE)
二维电泳分析(2-DE)可以说是蛋白质组分析的主要技术(core technology),整个二维电泳分析过程.
首先将欲分析的蛋白检体以等电点聚焦电泳(Isoelectic focusing , IEF)将蛋白质依等电点(pI)进行第一维分离,续将此分离结果使用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依蛋白质分子量进行第二维分离;由于经过两种原理分离蛋白质分子,因此能够分析非常微量的蛋白质。
其实二维电泳分析(2-DE)并非新兴技术,早在七十年代中期就已经发展出这套电泳分析系统;然而碍于电泳结果再线性不佳,且无法进一步深入分析,因此迟迟未能普及。直到固定式pH梯度胶片(Immobilized pH-gradient strip,IPG)及High Voltage programmed IEF machine的出现,提昇解析度及技术上的实用性,才得以大量应用在研究上(7)。
2.1 第一维:等电点聚焦电泳(Isoelectic focusing, IEF)
蛋白质依本身胺基酸的组成不同,而带有不同电荷数,亦即有不同的等电点,当外在pH值等于蛋白质本身的pI值时,就达到等电点,此时淨电荷为零,蛋白质即固定不动。等电点聚焦电泳(IEF)就是使用一种带有不同酸硷值(pH梯度)的胶条,依照等电点的不同将蛋白质分离。
以往IEF电泳之困难点在于必须自行铸胶,而目前已有商卖改良之「固定式pH梯度胶片(IPG)」,配合厂商开发之电脑化高电压(8,000至10,000 volts, Max)之IEF电泳系统,第一维电泳部分才得以突破。
2.2第二维: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将作用完毕之IEF置入SDS-PAGE胶片上方,利用SDS-PAGE胶片基质(Matrix)中的分子筛(Molecular sieve),将IEF胶条上已初步分离之蛋白质再依分子量(M.W)大小不同而分开(7)。
3. 电泳胶片染色及影像扫描(Computer scanning)
执行电泳后的SDS-PAGE胶片以适当的染料(如Silver stain、Coomassie brilliant blue或Ruby stain)染色,放入高解析度的扫描器中获得影像。SDS-PAGE胶片也可以转印(Blotting)至Nitrocellulose或PVDF膜上,以免疫化学方法侦测出特定的蛋白质。
4. 影像分析(Image analysis)
经由高效能影像扫描,再以电脑软体分析,可以侦测出蛋白点;也可以与正常或已知的蛋白质模组对照,分析彼此的差异点,选出有意义的标的蛋白质(Target protein)进行探讨。
5. 蛋白质点切割(Spots excision)
藉由仪器以机械手臂将欲探讨或有意义的标的蛋白质点切割下来,将此蛋白质点进行蛋白质鑑定及胺基酸序列分析。
6. 蛋白质鑑定(Protein identification)
6-1 质谱仪分析(Mass spectrometry)
蛋白质鑑定以Edman degradation(一种由蛋白质N端至C端方向切割,逐一解出蛋白质胺基酸序列的方法。)为基础,来定出蛋白质的胺基酸组成份。一般可以定出10至40个胺基酸序列。近年来发展出高效能的质谱仪技术(MALDI-ToF-MS及Q-ToF-MS-MS)能够精准解析出蛋白质的分子量、序列,推断出胺基酸片段上的修饰,例如磷酸化、醣化…等等。
6-2 资料库比对(Database Comparison-bioinformatics)
经由质谱仪分析的蛋白质与蛋白质资料库进行比对,得知此标的蛋白质的种类,或有可能是新的未知蛋白,再由此蛋白质进行学理上的探讨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