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
推荐剑桥大学建立人类婴儿时期肺泡发育类器官模型
人类肺部发育支气管树(Airway tree)初形成于受孕后5-16周,随后在16-26周最远端上皮管变窄靠近毛细血管,开始分化为肺泡上皮 【1-2】 。但是人类肺...[详情]
-
这种新冠牛痘疫苗,可预防新冠病毒对大脑的感染和伤害
研究表明,一种以修饰的安卡拉牛痘病毒(MVA)为载体的新冠候选疫苗——MVA-CoV2-S,可以100%有效对抗新冠病毒在易感小鼠大脑的感染及其引起的脑损伤...[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12 20:42:13 -
研究揭示耐甲氧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肺炎的新机制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是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广谱的耐药性,导致临床感染病死率高,治疗困难。因此,阐明MRSA的致病...[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12 20:31:35 -
新冠病毒对消化道的长期影响究竟如何?新冠住院患者的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率翻6倍
发表在知名期刊Gut上的一项研究,倒是值得在座的“阳康”人员们参考:需要住院治疗的新冠感染患者,出院后一年内的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生率会大幅升...[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12 20:26:48 -
XBB.1.5传播性增强由ACE2的强结合和抗体逃逸共同促成,中和抗体SA55对XBB.1.5仍有很强的活性
刚刚, 北京大学曹云龙团队 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发表了关于XBB.1.5的最新研究成果[1]。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 XBB.1.5的传播性增强是由与ACE2的强结合...[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05 21:22:09 -
这几种健康生活方式,可延长5年寿命,预防阿尔茨海默病
该研究显示,拥有健康生活方式的65岁及以上人群比没有健康生活方式的同龄人寿命更长,具体来说,健康生活方式让女性寿命延长3.1年,让男性寿命延长5.7...[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04 17:17:00 -
新毒株XBB具有目前已知最强逃逸能力,二次感染风险或升高
研究证实了BQ.1、BQ.1.1、XBB和XBB.1这些Omicron亚型具有目前已知最强的逃逸中和抗体的能力,因此,它们可能因为在逃逸中和抗体方面的优势而在人群中...[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04 17:06:13 -
食物染料诱惑红(Allura Red AC)或会诱发人类炎性肠病的发生
来自麦克马斯特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长期摄入诱惑红食物染料或会潜在诱发机体炎性肠病的发生...[详细]
发布时间:2023-01-04 17:01:12 -
间歇性禁食联合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积极影响
检验间歇性断食结合运动对NAFLD结果影响的研究证明ADF结合有氧运动是一种有效疗法,能显著改善体重、脂肪量、ALT水平、胰岛素抵抗和敏感性等,同时可...[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17:37:22 -
剑桥大学建立人类婴儿时期肺泡发育类器官模型
人类肺部发育支气管树(Airway tree)初形成于受孕后5-16周,随后在16-26周最远端上皮管变窄靠近毛细血管,开始分化为肺泡上皮 【1-2】 。但是人类肺...[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17:32:55 -
新研究发现验血可助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多国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一种成本更低、操作更简单的血液检测方法或可帮助医生更早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让患者得到及时治疗,从而减缓病变。...[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12:03:55 -
胎儿在子宫内踢腿谜团解开
胎儿在子宫内踢腿的原因终于被科学家解开了。日本东京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表示,这种自发动作有助于它们感觉运动系统的发育,其中包括感觉器官、神经系...[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12:02:32 -
类似德尔塔变异株!BA.5在人心肌细胞中的复制能力和对心肌细胞的损伤比BA.1更强
Kirchhoff团队基于由iPSC分化而来的人心肌细胞,发现不同亚型的新冠病毒都能感染人心肌细胞,即使在较低的浓度下,新冠病毒也会在感染的第5天左右达到...[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09:21:53 -
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体内(包括大脑)持续存在长达7个月之久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Daniel S. Chertow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1],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09:15:49 -
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失眠的患病率较高且与认知障碍存在关系
失眠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经常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困扰着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已有研究发现,健康人群的睡眠和认知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精...[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31 08:41:31 -
54万人真实世界研究,疫苗比感染产生的抗体更有效
新冠病毒,通常通过呼吸道感染人类,并造成呼吸系统和人体各个器官的损伤。自2019年底首次爆发至今,新型冠状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对世界经济、社会造成...[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29 22:02:18 -
维生素D可降低新冠感染和死亡风险,或是减轻大流行新方法
据估计,全世界范围内大约有10亿人缺乏足够的 维生素D ,这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包括 免疫 力低下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等。而之前的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详细]
发布时间:2022-12-29 22:00:04
推荐阅读
特殊细胞因子在KRAS驱动的胰腺导管腺癌发生过程
2023-01-12 20:39:17
新冠口服药VV116登上NEJM的背后
2023-01-06 21:42:00
剑桥大学建立人类婴儿时期肺泡发育类器官模型
2022-12-31 17:32:55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2022十项农业科学重大进展
2022-12-31 09:50:14
类似德尔塔变异株!BA.5在人心肌细胞中的复制能
2022-12-31 09:21:53
热门话题
热点排行
- 1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在体内(包括大脑)持续存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Daniel S. Chertow团队,在顶级期刊《自然》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1],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 2王斯瑶等揭示辐射损伤会通过父亲遗传给后代
众所周知, 辐射 (本文指电离辐射) 所致的DNA损伤可以诱发诸如 白血病 在内的多种疾病,然而辐射所致的DNA损伤是否可以传递给...
- 3新冠感染后如何安全用药?听听专家怎么说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新冠轻症患者可以居家治疗,那么在居家用药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哪些药不可以一起吃?老人、儿童、孕妇等...
- 4单纯疱疹病毒诱发铁死亡及病毒性脑炎的机制
该研究首次证实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可以诱发铁死亡,并揭示HSV-1诱发铁死亡的分子机制及铁死亡在病毒性脑炎中的作用。...
- 5血管炎分类(按血管大小)
血管炎分类(按血管大小)...
- 6全球首例干细胞注射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已存活2
根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先天性心脏缺陷是最常见的婴幼儿出生缺陷疾病。近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尝试使用人工材料修复患...
- 7动、静脉管壁结构异同
动、静脉管壁结构异同...
- 8研究发现糖苷水解酶正向调控大丽轮枝菌毒力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病害防控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研究发现大丽轮枝菌糖苷水解酶27家族基因 VdGAL4能够调控大丽轮枝菌微...
- 9普通燕鸻 Glareola maldivarum
普通燕鸻(学名: Glareola maldivarum )小型水边鸟类,体长20~28厘米。嘴短,基部较宽,尖端较窄而向下曲。 翼尖 长。尾黑色,...
- 10将癌细胞转化为抗癌疫苗,既能清除癌细胞,还能
治疗性肿瘤细胞(ThTC)有望成为一类新的抗癌药物,因为它们天然携带了肿瘤新抗原。这种方法已被证明可以触发强大的免疫细胞转运...